抗震救灾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抗震救灾青年)
6月13日中午,江油市太平镇酷暑难耐。烈日下,地震后破旧的房屋里,一个人影来回穿梭。他就是镇五星村的大学生、“村官”毛登攀。作为受损房屋评估和过渡安置小组的一员,他和建筑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深入3个社区、29个村,对房屋进行安全评估。 “评估结果越早出来,人们就能越早回家。”毛登攀说。在抗震救灾的前线,像毛登攀这样充满活力的年轻人随处可见……大学生“村官”用自己的血汗唱响了青春的赞歌。 “这里的人们更需要我。” 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发生。荥经县盐岛镇庆仁村村长助理陶伦芳在村委会。地震发生后,陶伦芳立即与村支书、村主任一起检查受灾情况,安抚受灾群众,帮助危房户解决临时住房问题。晚上,他冒着大雨连夜巡逻,查看灾民情况。此时,陶伦芳焦急万分。他的家乡在重灾区绵阳,目前已与家人失去联系。直到第二天早上,陶伦才接到母亲的电话。他的母亲哭着告诉他,他的家人很安全,但他的财产受到了严重损坏。他告诉妈妈:“我到了这个村子,我就是村里的一员,这里的人也是我的亲人,他们更需要我。”哪里的灾情最严重,我就去哪里捐款。徐洪浩,泗泾乡民主村党支部副主任、天全县委书记。地震发生当晚,泗泾乡党委连夜组织应急小组和储备人员赶赴重灾区开展救援。由于沟通不畅,徐洪浩摸黑上门,紧急组织了10名预备队员。乡党委考虑到徐洪浩刚刚参加工作,家里受损严重,建议他不要参加这次任务。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一定要克服困难,奔赴救灾第一线。”徐洪浩带领41人的救援队,冒着山体滑坡、飞石的危险,连夜赶赴重灾区绵竹参与救援。温国云、龚元晓是威远县朴子湾镇的大学生“村官”。 5月14日,他们随内江救援队赶赴绵阳安县,承担为安县茶坪乡受灾群众运送食品、药品和矿泉水的任务。途中,他们要攀登3900米高的山峰,冒着余震和坠落的风险。悬崖的危险有时迫使他们晚上睡在户外。两人克服重重困难,在灾区坚持战斗。为受灾人民做出贡献,无怨无悔。地震发生后,大学生“村官”带头向灾区捐款捐物,并动员社会力量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献爱心。开江23名大学生“村官”设立4个流动捐款点,每人带头捐出1个月工资。谢莉,名山县万古乡高山坡村村主任助理。地震发生后,这位20岁出头的大学生“村官”积极配合两个村委会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疏散危房居民,并冒雨帮助20余名房屋倒塌的群众逃生。建造临时避难所……“我不后悔能够在这场灾难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帮助人们,”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