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我们要学会什么(我们阅读应该阅读什么)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去年发表了贵阳教师梁金柱的文章《通过读书拓展精神生活》。梁老师主张读书要重兴趣、重问题、重积累。梁老师的观点虽然是“陈词滥调”,但无疑是中肯的,笔者深表赞同。但这种“深度阅读”必须建立在学生真正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即阅读活动必须直接针对阅读材料所包含的内容和信息。也就是说,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大量以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来发展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不能以“说”代替“读”。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量课堂上充斥着对课文的“理性”分析,师生之间忙碌而活泼的问答,或者是有意识提问的结构练习和句型练习。他们的共同问题是没有掌握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多读、多领悟、多积累。笔者认为,阅读并不一定需要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琐碎的分析,也不需要像一般阅读能力训练那样在阅读后完成各种阅读测试题。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太大帮助。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在阅读活动中自然获得的,而不是仅仅通过教师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讲解和阅读方法的介绍来提高。事实上,任何人都无法通过课堂上的汉语老师“讲”或“问”来提高自己的汉语能力或素养。汉语学习是一项“慢工”。试图在教学中省略“读”环节而注重“讲”的捷径肯定是徒劳的。语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文感性经验,掌握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帮助学生多读书、多记忆、多积累、多领悟、多理解。叶圣陶《国语教学二十韵》云:“道不求尽解,亦不能从之。尽解不难,专心研读此文即可。作者有办法,思考,循道而知真理。作者有一种心境,一入国就开始亲近。1不宜忽略文字,明白其含义。文字,只有文字才能沟通,如梁、晋。”体现了阅读中“专心理解文本”的真谛。总之,无论语文教学如何改革,都必须尊重语文学习规律,把握阅读教学的根本。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