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需要考虑的问题(选择复读之前要填高考志愿吗)
虽然复读高考是实现理想大学梦的一种方式,但专家还是提醒不少考生,复读高考有风险,一定要谨慎。 “重读时首先要过的是心理层面。”这是几乎所有经历过重读的人都会提到的一点。许多复读生选择继续在原学校跟随高年级学生学习。谁知道这些极其熟悉的东西总是让我想起自己复读生的身份。一位曾经的复读生这样描述他的复读生涯。虽然我能明显感觉到大家都在努力减轻我的压力,但我却越来越敏感。 “我周围几乎找不到任何压力,但我能感觉到压力的存在。而且非常强大。”另一位高考复读生表示,“这种无形的压力,已经成为一个巨大而无边的敌人,不断地折磨着已经承受了太多压力的复读生的心灵。”一般来说,复读的日子会比较压抑,压抑、紧张、敏感。因此,复读生如果没有坚强的内心,就很难跨过复读的门槛。专家指出,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成绩不理想,考生都应该考虑选择复读前,复读的必要条件如下: 1、考生本身有强烈的复读愿望,考生不愿意复试,在家长的压力下被迫复读,这种复读情况最差。二是要明确自己的复读目标,如果自己的期望太高,与自己的能力差距较大,那么复读一年的效果不会很好。 3. 明确目标未实现的原因。高考不及格、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无论是什么原因,考生都必须对自己进行认真、科学的剖析和分析。自我分析、自我解剖的过程就是看病、诊断的过程,而重读的过程就是治疗的过程。只有诊断正确,治疗才能有效。 4、重读需要毅力。重读需要吃苦。什么是高考?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原主任杨学伟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是对考生挑战自我极限的一次冲击。高考是对难度和速度的考验。这也是一个心理测试。高考不仅考验知识,更考验学生的各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更考验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三是学生十二年学习中最辛苦、最累的一年。考生还有再努力一年的毅力吗?又是一年的疲惫?考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如何?这些都需要深思熟虑。 5. 确保你有潜力和进步空间。相当一部分复读生并不是不及格的学生。他们只是对自己的结果不满意。他们需要优秀老师的指导。他们有进步的空间,也有再次学习的愿望。师生共同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学习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